中闻网欢迎您!
中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维也纳皇家马厩引领旧城复兴,一座24小时开放的城市客厅
发布时间:2020-01-02 09:21:1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走在维也纳旧城,老街的石块是百年前铺设的,如今有的已磨成光亮的蛋面,有的布满裂痕,像一张古怪的脸。由皇宫霍夫堡向南出城,临近一排开阔的巴洛克建筑,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如此超常尺度的古典建筑群,偏偏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地方,比如,门廊处的木桩磨损严重,墙上的铁环都生了锈——谁能想到,300年前,这里居然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马厩,圈养着600匹骏马。

1713年,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下令在城墙附近建造一座设施完备的养马场。2001年,经过改造更新,这里成为全新的文化中心:维也纳博物馆区(MuseumsQuartier)。

从对岸的玛丽亚·特蕾莎广场望去,博物馆区的外观和300年前落成时没什么不同,这处巴洛克建筑仍是维也纳城中恢弘建制的代表作。和意大利人推崇的沧桑岁月感不同,这些古老的建筑依然刷着王公贵族所崇尚的牙黄色涂料。“在维也纳城中徜徉,真的会觉得时光倒流,曾经威风八面的哈布斯堡王朝恍惚还在——特别是背后响起旅游马车驶过时‘嘚嘚’的蹄声。”作家冯骥才在随笔中写道。

维也纳博物馆区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维也纳博物馆区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经过近20年发展,如今这一区域密密麻麻点缀着近70家文化艺术机构,占地面积超9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文化区之一。人们来到这里可以参观博物馆,参加音乐节、舞蹈节等名目繁多的文艺演出,而众多时尚、戏剧、工作坊、街头文化活动,也是国际观众慕名而来的理由。

去年,博物馆区接待了450万人次,其中120万人直奔博物馆,这意味着,还有300多万游客是来休闲娱乐的。“我们思考的一直是,怎样吸引第三者群体,创造一个空间,不是专门让游客来消费的,而是24小时可以自由出入的免费场所。”博物馆区工作人员艾琳·普里斯勒(Irene Preissler)告诉第一财经,自始至终,博物馆区的目标都是成为这个城市的公共客厅。

圣诞季让冬天的维也纳显得尤为热闹,除了节日集市,今年博物馆区新设了冬季开放日,以47场活动迎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夜幕降临,人们涌进广场狂欢,列奥波多博物馆(Leopold Museum)的白色外墙被打上流动的影像,成为这个公共客厅的“投影”。2020年春天,博物馆的顶楼将建成一处免费天台,可以眺望城中最美的景色。

这一相当规模的建筑组团,对于城市整体规划和区域结构调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从客厅到阳台,维也纳也试图解答,除了音乐和歌剧,在这个全球最宜居的城市,生活是如何构成的。

列奥波多博物馆夜景

列奥波多博物馆夜景


9万平方米公共文化区

维也纳人称老城的环城大道为“戒指路”,指环上最闪耀的一颗宝石便是皇宫霍夫堡。在哈布斯堡王朝退出历史的百年,皇家珍藏被收入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及其管理的多所文博机构。不远处的皇家马厩则因为壮阔的内外部空间,被用于商业交易展会。

“一战后皇室统治结束,就把马厩改成展览馆,到了1980年代,场地开始变得拥挤,不大不小,有些尴尬。”艾琳说,三四十年前,大家对这块特殊空间的用途争论不休,它的定位是什么,应该怎样发展,是应该建成酒店群,还是改造成公寓。

如今回望博物馆区,它不仅是当代奥地利最大的文化工程,可能也是受争议最多的项目。人们不断地讨论、规划、修改这片土地。起初,这里被提议改成购物和酒店综合体,一些艺术和文化机构据理力争,避免了这一巴洛克遗产的商业化。直到1986年,政府发起一个建筑竞赛,这场讨论才转变为城市设计问题。

昔日皇家马厩

昔日皇家马厩


中标的奥特纳兄弟事务所(Ortner&Ortner)将博物馆区描述为一个“城邦”:各个建筑元素清晰独立,又能被合理组织而互相参照;既利用了老建筑的相互关系,又打破了原有严格的轴线格局。有媒体称:“概念上,我们可以将博物馆区理解为一幅镶嵌画。”

但在现实中,在维持整体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又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展览需求,尤其置于占地超过9万平方米的体量之下,对建筑规划而言不啻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在考虑多方诉求和主张之下,这一片区新修建了三大展馆——现代艺术美术馆(mumok)、民营的列奥波多博物馆(Leopold Museum),以及专注于国际当代艺术收藏的维也纳艺术馆(Kunsthalle Wien)。

从主入口进入,一片视野开阔的广场便是整个博物馆区的核心。广场两翼,白色石灰岩外墙的列奥波多博物馆拥有复古而简约的气质,收藏有全球最丰富的埃贡·席勒(Egon Schiele)作品;与之相对的是深灰色调的现代艺术美术馆,以曲面的屋顶和立体的建筑面,不断提示着摩登性和艺术性。在博物馆区工作人员埃德文·尤曼(Edwin Uhrmann)看来,奥特纳兄弟胜出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方案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新旧建筑物的和谐,对现有格局改动最小。

于是,在皇家马厩的旧址上,儿童博物馆、音乐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工作坊等60余家机构纷纷入驻开放。在博物馆区管理部门的楼上,部分公寓甚至对外出租,从高处望去,基本家家户户的天台都种着鲜花,很有生活气息。

艾琳告诉记者,虽然博物馆区的建筑维修和管护费用由联邦政府和维也纳市政府拨款,但为了促进整体片区的营收健康,部分空置的房间会被出租,用作宴会、会议等;内花园也开放给广告、商业活动等,用于补贴日常支出。某种程度上,它们都给这个24小时不落幕的公共客厅带来了人气,令它成为城中最繁华的区域之一。

百变的室外家具

不同季节走进博物馆区,可能看到的风景都不太一样。夏天,广场上架起亮色的沙发,供游客纳凉休息;等到天气转冷,一个个温馨的圣诞小屋,是喝上一杯热酒的好去处。其实,它们都是由一种模块化家具Enzi变装而来的。

与欧洲其他古老城市类似,维也纳市中心的历史建筑更新项目为开发预留了极少的余地,而这些老建筑本身又难以满足新的公众需求。“一开始,博物馆区的定位是文博艺术中心,但是没有咖啡馆也没有地方坐,所以大家就说,看上去就像一堆钢筋一样冷冰冰。”艾琳说。在人流巨大的公共空间,如何不破坏历史风貌,又能满足群众最基本的休憩需求,是博物馆区开放后面临的第一个大考。

“设计的第一步是思考,人们会拿这个做什么?”PPAG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安娜·波佩尔卡(Anna Popelka)和乔治·波多斯卡(Georg Poduschka)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接到任务时,他们根本没有明确的方向,要设计成一把什么形状的椅子或者沙发。

“但我们有几个原则,要增加博物馆区的活力,如果把这个内花园作为客厅,那里要有椅子,上面可以坐4个人;没人坐在上面的话,视野要开阔、能见度高;最好,把椅子竖起来可以做个酒吧,或者倒过来做个桌子,多功能就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

在没有更多头绪的情况下,他们首先为这个室外家具设计了15度的支撑腿。从设计而言,这个角度很有灵活性,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组合。安娜和乔治在实验室泡了一周,终于用一种聚苯乙烯塑料发泡制成3米长、1.25米宽、1米高的Enzi,外层喷涂聚氨酯以达到防水防腐。

公共区域摆放着能满足市民与游客不同需求的模块化家具Enzi

公共区域摆放着能满足市民与游客不同需求的模块化家具Enzi


一天,Enzi从工厂下线后,被运至博物馆区测试效果,有两个路过的小女孩好奇地问他们,“我们不能在这里坐吗?”这令二人恍然大悟,除了是椅子、桌子、舞台,它还可以是其他“装饰物”。“不能把它做得太客观,一看就知道是椅子,应该有各种可能性,因为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选择的功能也不一样。”

最终,PPAG为博物馆区提供了100多种Enzi的搭配方法,来修饰广场的内花园。冬天可以用12个Enzi搭起圣诞小屋,结束后拆下,就成了露天电影院。人群散去,年轻人搭起来玩滑板,或者当球门,就算就地摆放,也可躺可坐。它就像乐高玩具,彻底激活了博物馆区的广场花园,既是实用的室外家具,也是艺术点缀。每两年,游客和市民会共同投票,为它换一个颜色。

随着博物馆区接待人次逐年提高,这种可移动、易拼装、多功能的模块化家具也为大众所知。诞生十多年后,Enzi进入流水线生产,也从实心变为空心。现在,它有了一个新功能,一艘船。

24小时免费开放的城市客厅

在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求学6年后,音乐家宋歌选择维也纳作为工作生活的城市,正如200多年前年轻的贝多芬。

在这个音乐之都,每晚大约有1万名爱好者在现场聆听古典乐,每年有超过1.5万场音乐会活动。宋歌的孩子上二年级,去音乐厅还太小,他便经常带着去一些文化馆、博物馆,以及适合孩子的音乐会。宋歌说,他所在的维也纳交响乐团,每个音乐季都会推出适合小学生、中学生的演出。“维也纳很注重音乐的推广,因为需要更多年轻人、更多接班人。”

作为大众休闲场所,博物馆区对接的是更广泛的公众。今年首次推出的冬季开放日,便是希望放大圣诞季的长尾作用,提升知名度和独特性。艾琳说,冬天在室外举行活动是维也纳的传统,但很多圣诞市场差异化不大。“‘客厅’是公共场所,有很多不要钱的节目,从这一年来看,博物馆区举办了各种各样的音乐会,都是不要钱的。”

在维也纳居住近30年的林珑经常带着一双儿女,从郊外赶来这里和朋友聚会。“家庭出行很重要的一点,这里虽然有门但没有车,确实像‘客厅’很安全,孩子们可以尽情跑,也可以带着去看艺术,不想消费的话我自己带东西吃,在这能玩很久。”

博物馆区想要成为这个城市的公共客厅,首先得不设营业空间限制,24小时可以无障碍出入;从布置而言,里面的装饰要像家里一样用心;并且,这必须是一个无消费的空间,才能让人们愿意多留、多玩。

列奥波多博物馆收藏的克林姆特作品《死与生》

列奥波多博物馆收藏的克林姆特作品《死与生》


明年4月,列奥波多博物馆顶层新修的市民天台将正式开放。“维也纳能看到城市轮廓的地方很少,免费的就更少了。从这里眺望,可以很容易透过玛丽亚·特蕾莎的雕像,看到霍夫堡,再看到史蒂芬教堂,是很特别的景致。”艾琳说。

近20年来,让文化走出去,让商业走进来,商业因素交织文化生产,成就了这一街区再生。“今天我们很难想象,二三十年前这里是空置的,得益于整个空间的巨大发展,从经济上说是很重要的进步,也提升了地区优势。”埃德文认为。

与街区创生相关的营造氛围,也被视为孕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城市土壤。在完成Enzi后,安娜和乔治投入了新的住宅项目。他们观察到,房价高企导致住房越来越小,公共场所变成非常重要的空间。在维也纳22区,他们为一个新式小区的内花园做了开放式设计,外来的人和住户一样可以自由进出。“建筑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生活,等于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他们为此还出版了一本宣传册《你真的想像你的母亲一样生活吗?》,质疑保守的居住生活习惯。“公众场所是非常重要的区域,要适应社会的各个层面需求,让不同的人有归属感。不要让任何人觉得,这个地方不是我该来的。”

本文图片来源/MuseumsQuartier官网


上一篇:“跨年旅游”让2020年更潮: 16%独自游,90后首次超80后
下一篇:优程东方酒店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文化东方闪耀世界!
栏目推荐
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开幕啦!精彩
歌从巴山来,咏唱陕南风,2023陕南民歌
抖音商城以内容+货架场景,撬动秋冬
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
曾经的繁华的码头古镇,如今却很少有
沉浸洛阳城,潮玩新国风——洛阳大河
热文推荐
热文排行
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 --2023年
基于恐惧去养生,对身心真的有益吗?
和谐餐饮张其涛:用责任守护师生“舌尖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2届学生毕业
退役大学生张奥河中救人不留名
增长力集团武瑞霞:永远做企业的好伙
“她”世界职场巾帼武瑞霞:让青春逐梦
传递正能量〡“爱心使者”武瑞霞:让更
致敬国粹 传承“匠心”〡武瑞霞:钧瓷
筑梦者说〡武瑞霞:梦想是一场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