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闻网欢迎您!
中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工业“大而强”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
发布时间:2018-10-16 08:46:2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经济界面】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新中国的工业,从硝烟里走出,经历艰难困苦,几度转轨变型,终于绘就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我国工业化的伟大进程中,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批辉映时代的工业文化也应运而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近日,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不忘初心 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正在举行。展览通过1300余件历史档案、珍贵图片等展品,为人们再现了新中国工业走过的风雨历程。正如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李明华所说,这些丰富的档案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大而强”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

  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开展试飞工作。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小作坊变智能车间

  工业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

  【案例】

  上世纪80年代末,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集团还是一家简陋的手工作坊,经过几十年的创新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领先企业。“全球每两台混凝土机械中,就有一台是我们生产的。”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梁林河说,与以前相比,现在的生产车间变得更加智能化,生产效率实现了大幅提升。

  手工业小作坊、鞍钢被炸坏的高炉、抚顺露天矿的破矿场、被炸坏的工厂……从一张张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新中国建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而零散。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推动工业发展,我国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工业建设,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并涌现出一批重大工业和科技成果。

工业“大而强”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

  北京市民正在参观“不忘初心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摄/光明图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工业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53倍,年均增长10.8%;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112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247倍;实现利润总额为7.5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125倍。

  从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来看,我国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工业“大而强”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

  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业化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如今,我国工业经济在直面挑战、抢抓机遇中,不断提升经济韧性和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呈现出平稳向好的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快于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长期向好的工业经济基本面、持续推动的创新转型成为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压舱石和动力源。”苗圩说。

  2.老厂房承载着记忆

  工业文化提供巨大精神动力

  【案例】

  “在青岛,啤酒的泡沫和大海的泡沫一样,都让人陶醉。”今年国庆假期,来自北京的赵女士与几个朋友一起去青岛游玩,特意去逛了青岛啤酒博物馆,触摸红砖老厂房,了解啤酒的生产流程和文化,品尝新鲜的原浆啤酒,从老旧的工业文物和陈年的往事中,感受这座城市的沧桑历史。

  老厂房、旧工艺,都是工业文化的载体,承载的是工业发展的记忆。

  如今,很多地方的工业遗存经过改造利用,变身为文化馆、小剧场、图书馆、博物馆、实体书店、艺术影院等文化空间,沉睡的工业记忆被重新唤醒,并焕发出新的生机,散发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当然,工业文化不只是包括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还包括一些深入人心的工业精神。工业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有人说,在工业生产中,美国人创新、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敬业,这些便是工业文化的体现。

  纵观各个工业大国曾经走过的道路,不难发现,工业文化在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衡量一国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业发展的灵魂。

  我国亦是如此。在推进工业化的探索实践中,我国孕育了载人航天等工业文化典型,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彰显工业文化力量的优秀企业,也留下了一大批承载工业文化的物质财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一代代创业者的坚持不懈、奋勇开拓,没有一批批“铁人精神”等工业文化的薪火相传,就没有新中国工业的起步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一些行业或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成果,‘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工业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工信部总经济师王新哲说。

  专家指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让我国工业变得“大而强”,既需要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然而,当前我国工业文化发展依然相对滞后,集中表现为创新不足、专注不深、诚信不够、实业精神弱化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对此,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传承和培育中国特色工业精神,树立工业发展新理念,提高全民工业文化素养,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通过5~10年时间,涌现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国工匠和优秀企业;工业产品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工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中国制造的品质内涵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3.文学作品讲好工业故事

  加快推进工业文化发展

  【案例】

  日前,由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光耀杯”大赛启动。大赛围绕讲好中国工业故事,传播中国工业声音,弘扬中国工业精神等,广泛征集工业文学作品,正逐渐成为展示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中国工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苗圩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

  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及价值取向,是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如今,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国更要加快推进工业文化的发展。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甬祥认为,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应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蕴含科学理性的价值导向、求真务实的作风品格和引领全球的目标追求,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以崇尚创新创造、精益求精、开放包容、诚信合作、共创共赢为基本内涵的先进工业文化。

  “培育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要践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敬业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路甬祥说。

  专家表示,弘扬工匠精神,要引导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奖励机制,树立“大国工匠”标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使工匠精神成为生产者的行为准则和消费者的价值取向;践行创新精神,要提高工业企业创新意识,把创新的理念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倡导诚信精神,要推进工业诚信体系建设,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培育企业家精神,要倡导实业兴国的发展理念,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博大胸怀,培育一批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队伍。

  另外,在大力弘扬中国工业精神、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的同时,还要不断壮大工业文化产业。比如,利用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产业园区及现代工厂等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表示,发展工业文化产业,要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装备制造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促进工艺美术、工业旅游、工业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工业文化新业态,着力打造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6日 14版)


上一篇:杭州美食文化推广品鉴活动在莫斯科举行
下一篇:许嘉璐:《中华传世藏书》是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承
栏目推荐
不燃不艺术-“城市艺术重燃计划”
非遗周末 京韵更生——2023年北京
荟萃三江特色,展示藏东形象,西藏昌都
頌·特展|艺术家赵赵:十年磨一剑,复兴
丹青有义惠贡觉 “活态”非遗看这
2023年昌都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热文推荐
热文排行
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 --2023年
基于恐惧去养生,对身心真的有益吗?
和谐餐饮张其涛:用责任守护师生“舌尖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2届学生毕业
退役大学生张奥河中救人不留名
增长力集团武瑞霞:永远做企业的好伙
“她”世界职场巾帼武瑞霞:让青春逐梦
传递正能量〡“爱心使者”武瑞霞:让更
致敬国粹 传承“匠心”〡武瑞霞:钧瓷
筑梦者说〡武瑞霞:梦想是一场双向奔赴